区小号报道:
关于 XRP 在 2025 年走势的争论关键在于一个问题:该代币能否重现 2017 年的爆发式增长(当时其价格从 0.007 美元飙升至 3.40 美元),还是陷入了容易崩盘的投机周期?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历史经验和当前的催化剂,深入剖析技术形态、机构情绪和链上行为。

技术形态:2017 年的重演还是脆弱的突破?

XRP 近期的价格走势在结构上与 2017 年的突破类似,但在执行层面有所不同。两次突破后,代币都经历了一段较长的盘整阶段,随后出现大幅下跌——2025 年的低点为 1.64 美元,而 2017 年的低点仅为 0.007 美元——之后反弹并测试关键阻力位。2025 年,

XRP
这一突破的标志是交易量激增300%,并伴有明显的建仓模式,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介入。然而,这种突破能否持续仍存在争议。

日线图上的MACD指标依然看涨,同时一目均衡图和移动平均线也发出积极信号。然而,较短时间框架显示出看跌背离,XRP交易价格低于关键移动平均线,并在2.30美元至2.35美元区间面临阻力。.重新测试 2.63 美元的支撑位对于验证突破至关重要。如果买家未能守住这一水平,则出现“牛市陷阱”(即假突破后紧接着出现大幅抛售)的风险将增加。.

2017 年的类比很有说服力,但并不全面。虽然 2025 年的模式在结构上存在相似之处,但更广泛的市场背景却有所不同。2017 年,XRP 的上涨是由散户投机和新兴机构的兴趣推动的。如今,该代币在一个监管更加清晰、机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市场中运行,然而……

.

机构情绪:新时代还是虚假曙光?

2025 年围绕 XRP 的机构叙事主要基于两大支柱:监管解决方案和产品创新。Ripple 于 2025 年 8 月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达成 1.25 亿美元的和解协议。

这引发了 XRP 价格 11% 的飙升,并使其作为一种可交易资产的地位得到认可。随后,Ripple 以 12.5 亿美元收购了 Hidden Road,并将其更名为 Ripple Prime,后者目前提供场外交易和抵押品管理等机构级服务。

Ripple推出美元支持的稳定币RLUSD,进一步巩固了其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RLUSD市值达10亿美元,目前正被整合到Ripple Prime平台,客户可以将其作为抵押品持有。这些举措吸引了众多资产管理公司提交现货XRP ETF申请。

流入XRPI和XRPC等ETF的资金超过7亿美元。
在第一周。XRP ETF 到 2026 年可能会带来 50 亿至 70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与比特币 ETF 推动的上涨行情类似。

然而,机构采用并非没有风险。XRP 的供应量巨大——超过 500 亿枚代币——但仍然高度集中,Ripple 公司本身就持有总供应量的 49.9%。

这种集中化引发了人们对流动性和价格操纵的担忧。此外,长期持有者(持有 XRP 超过一年)自 2024 年 8 月以来抛售压力增加了 580%,这表明在更广泛的加密货币流动性危机背景下,获利回吐正在发生。.

2017 年与 2025 年: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和关键差异

<<!-- -->2017年的突破性上涨是由散户投机和机构基础设施的匮乏推动的。相比之下,2025年的上涨行情则由受监管的投资工具和企业级金融工具支撑。然而,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也十分显著:这两个时期都经历了一个盘整阶段,随后出现强劲反弹。

.

关键区别在于ETF的作用。2017年,散户投资者主导了XRP的价格走势。而如今,通过ETF流入的机构资金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供应动态。例如,

这表明,到2026年,ETF可能会消耗掉XRP几乎全部的公开流通量,从而造成类似于比特币ETF驱动的供应限制的稀缺效应。.

然而,链上行为使情况变得复杂。尽管巨鲸地址(持有 1 亿至 10 亿 XRP 的地址)在最近几周内将其 XRP 持有量从 69 亿增加到 82.4 亿。

零售资金流出几乎抵消了现货资金流入。这种波动凸显了机构需求与散户投机之间的紧张关系。

最终结论:突破性上涨还是拉高出货?

种种迹象表明,XRP 的发展前景呈现混合态势。其技术形态和制度发展趋势预示着可持续的突破,但拉高出货的风险依然存在。该代币的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
1.监管清晰度XRP ETF审批的持续进展以及Ripple对全球监管规定的遵守情况将决定机构投资者的信心。

.
2.流动性弹性XRP 的订单量较少,且投资者群体以散户为主,因此很容易受到整体市场低迷的影响。.
3.公用事业扩张RLUSD 的广泛应用以及 Ripple 的跨境支付网络可能会创造结构性需求。.

目前看来,XRP似乎处于“观望”阶段。

交易量的增加将印证2017年的情况,而对2.40美元支撑位的重新测试则可能引发看跌反转。投资者必须权衡机构用户采用的乐观情绪与对链上抛售压力和宏观经济风险的谨慎态度。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