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资讯

孙宇晨币圈8年,一场加密双城记

编者按:过去的几年里,孙宇晨几乎已经成了币圈的「最后一位幸存者」,无论是监管打压、市场崩盘,还是币圈大佬接连落马,他始终游刃有余,稳稳站在行业中心。最近,他的名字再次成为话题焦点,且依然充满戏剧性。先是以 620 万美元的天价拍下了一根香蕉,这一场离谱的「豪购」登上了各大主流媒体头条。最近更是春风得

编者按:过去的几年里,孙宇晨几乎已经成了币圈的「最后一位幸存者」,无论是监管打压、市场崩盘,还是币圈大佬接连落马,他始终游刃有余,稳稳站在行业中心。最近,他的名字再次成为话题焦点,且依然充满戏剧性。

先是以 620 万美元的天价拍下了一根香蕉,这一场离谱的「豪购」登上了各大主流媒体头条。最近更是春风得意,搭上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家族。再到昨天,孙宇晨与火币创始人李林隔空交火,指控其在交割过程中隐瞒财务漏洞,留下了 3000 万美元的「资金窟窿」,只能自掏腰包填补缺口。无论是与李林的财务纠纷,还是 620 万美元的香蕉,这些故事的本质依旧围绕着一个核心:财富、权力和影响力。这也是币圈过去十年最精彩的缩影,而孙宇晨,一直站在这场大戏的中心。

美国知名加密媒体 CoinDesk 的主编还是在圣诞节前被开除了。

导致他被开除的,是一篇被自己母公司下架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对孙宇晨极尽嘲讽,相较于 CoinDesk 擅长的「揭露真相」,更像是「人身攻击」。文章把近两年有关波场(TRON)和孙宇晨的负面集合在一起,然后用《我看着孙宇晨吃下了世界上最昂贵的香蕉,我真搞不懂》作为标题,毕竟,谁不喜欢看媒体嘲弄富豪呢?按照 CoinDesk 员工们的说法,孙宇晨找了过去,施压删稿,而这直接导致美国最知名的加密媒体 CoinDesk 的三名员工被解雇,其中就包括主编 Kevin Reynolds。

站在孙的角度,这确实很值得恼火。因为波场(TRON)是 3 月份即将展开的 Consensus 香港大会中唯二的顶级赞助商之一,而 Consensus 大会又是 CoinDesk 的主要收入之一。任何人遇到这种一边收着自己钱,还骂自己的事,恐怕都不能做到心平气和,更何况,这篇文章并没有当年 CoinDesk 揭露 FTX 问题时的雄文有那么详实的证据。

2022 年,正是 CoinDesk「打响」了朝向当时如日中天的 FTX 的第一枪,一篇披露加密做市商 Alameda 资产负债表的文章后后,币圈引起呼啸的「蝴蝶效应」,加密市场暴跌,众多机构暴雷,谁也没想到的是被倾倒而下的多米诺骨牌压倒的也包括 CoinDesk 自己,DCG(CoinDes 原母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 Genesis 在 FTX 的爆雷的余波中破产,最终导致 DCG 把旗下媒体 CoinDesk 贱卖,新东家是交易平台 Bullish,正是这个 Bullish,下架了这次的争议文章,并且解雇了 CoinDesk 主编。

相比孙宇晨两年前买下的火币,Bullish 交易平台似乎并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知道 Bullish 的人大多是因为 EOS

2018 年,有一个募集了 42 亿美元的公司叫 Block.one,作为母公司他们创建了「老牌明星公链」EOS,并开启了长达一年的 ICO。几年后,Block.one 与 EOS「分家」,带着 42 亿美元走的 Block.one,做了一个走合规路线的交易平台,正是 Bullish。

在那些公链热的年代里赛跑,同时期开启 ICO 的波场(TRON)和 EOS,纠缠不清却又惺惺相惜。当年,波场(TRON)和 EOS 的市值加起来还没有以太坊(Ethereum,是目前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市值的公链和加密货币)的 10%,想要打倒 Ethereum 这座大山,最好的方式是暂时「联盟」。当年的孙宇晨在采访中还说过这样的话:「波场(TRON)是刘邦,EOS 是项羽,Ethereum 是秦王朝,他要先把 Ethereum 干掉,然后再和 EOS 分天下。」

而 7 年后的今天,谁也没想到,如今的加密世界格局,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

今天,再用那个比喻看币圈,孙宇晨口中的 Ethereum 秦王朝还在,EOS 这个项羽却已经自刎了,EOS 的市值仅仅是波场(TRON)的 5%,作为一条公链,EOS 无疑是失败的。

EOS 背后的母公司却不能算是失败,很多人不知道的是,EOS 母公司 Block.one 是目前持有比特币数量仅次于微策略(MicroStrategy,目前持有 BTC 最多的上市公司)的公司,一共拥有 16 万枚 BTC,不仅如此,Block.one 还拥有接近 22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要知道 MSTR 的 BTC 多数都是通过增发股票购买的,作为上市公司,MSTR 的 BTC 是属于所有公开市场投资人的,而 Block.one 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所有资产都是实打实自己的,而最初购买这些资产的钱是如何而来的呢,时间回到 2017 年,EOS 开启 ICO 募资,筹得 42 亿美元资金,这就是 Block.one 的启动资金,在之后的这些年,Block.one 并没有把钱全部投入开发,而是将大量的资产囤积起来,这些年里最大一笔支出就是给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 2400 万美元罚金,而这笔钱绝对是物超所值,一下就解决了当年 EOS 没有在监管机构注册就私自向公众募集资金的问题,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让 Block.one 彻底上岸了,直到今天,这家公司成为了合规的,没有任何法律风险问题的加密巨富。

从「现金流为王」的角度上来说,Block.one 今天很成功,就像几乎没人记得微策略(MicroStrategy)的主业是什么一样,即使 EOS 在 2019 年就已落寞了,但 Block.one 手握价值 160 亿美元的比特币储备仍还能好好的留在今天,并推出了自己的交易平台 Bullish,正在纳斯达克和香港寻求上市和牌照。

EOS 之后,交易平台这个币圈最有流动性和最赚钱的赛道,成了其母公司「躺赢五年」之后目前的主营业务。这是 EOS 和波场(TRON)再次不约而同的决策。

2019 年,孙宇晨收购了著名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Poloniex。接手之后,孙宇晨迅速撤下执行严格的 KYC,用这种方式大幅增加平台的用户量。

除了 Poloniex,2022 年孙宇晨还以约 1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火币,这导致当时 HT(火币交易平台代币)的价格短时间内暴涨了近 50%。

2021 年 7 月,Block.one 推出交易平台 Bullish,在最初由 Block.one 注资 1 亿美元现金,164,000 枚 BTC 和 2000 万枚 EOS,并完成另外 3 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后,Bullish Global 现已拥有超过 100 亿美元的现金和数字资产资本。其中领导进行此次 3 亿美元融资的著名投资者包括 PayPal 联合创始人 Peter Thiel、香港大亨李泽楷。

Bullish 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规模不重要,但是合规很重要,因为 Bullish 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在加密世界赚取多少利润,而是在美股上市。

在正式运营前,Bullish 就与上市公司 Far Peak 等达成协议,投资 8.4 亿美元收购该公司 9% 的股份,并进行 25 亿美元的合并,以此实现曲线上市,降低传统的 IPO 门槛。

Bullish 的 CEO 是一位叫 Farley 的职业经理人,他有非常强的合规背景:曾被任命为纽约证券交易平台首席运营官和总裁,期间表现出色与华尔街的巨头、首席执行官和机构投资者都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在纽约证券交易平台任职期间,在他的领导下,该交易平台创建了比特币指数,并对当时名为 Coinbase 的比特币钱包进行了私募股权投资。

不过合规比他们想象的要难更多,在美国监管表达出敲打的信号后,Bullish 原本的合并上市协议已在 2022 年终止了,进行了 18 个月的「上市计划」暂时搁浅了。Bullish 也开始考虑其他合规路子,比如收购 FTX,以及目前更集中资源在香港,向香港证监会提交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申请。现在 Bullish 在全球拥有 260 名员工,其中就有 110 人 Base 在香港,其余的分布在美国、新加坡和直布罗陀等地。

这种从零开始做的路径能从一开始就确保合规,但缺点也相当明显,效率低下,当火币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吸引用户时,Bullish 还在为自身的交易量与品牌知名度发愁。

和大部分交易平台都会做的一样,Bullish 也曾买过一些媒体服务。在《华尔街日报》的付费专题报道中,Bullish 声称「自 2021 年 11 月开始运营以来,交易量已超过 3000 亿美元,始终位居比特币和 Ethereum 现货交易量排名全球前三。」

但是客观数据似乎并不能印证广告语,根据 CoinGecko 的数据显示 24 小时内,Bullish 的「正常化交易量」(剔除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中常见的可疑的 wash trade)日交易量极少超过 4000 万美元,本文撰稿时的 Bullish 24 小时交易量是 2700 万美元,与 Bullish 报告的日均交易量 7 亿美元有较大差距。

无论是行业最大交易平台 Binance,还是美国最大合规交易平台 Coinbase,他们的交易量都远超 Bullish,具体的差距有多大呢?即便是火币,过去 24 小时的交易量差不多是 Bullish 的 100 倍。

除了自身运营不佳的原因之外,过于注重合规也是 Bullish 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Bullish 上的所有稳定币交易对使用的都是 USDC(由 Circle 和 Coinbase 于 2018 年合作创建的稳定币),而不是 USDT(由 Tether 公司创建的 Tether 币,是最早和最大的稳定币,目前总市值 1300 亿美元)。

随着这些年 USDT 受到更多美 SEC 的监管,团队正在考虑将总部迁往萨尔维多,其主导地位有所下降,合规的 USDC 在最近半年的交易量飙升。据 Kaiko 最新发布的报告,2024 年 CEX 上 USDC 交易量呈上升趋势,在 3 月达到 38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远高于 2023 年的平均水平 80 亿美元。另一家知名交易平台 Bybit 和 Bullish 占据了交易平台上 USDC 交易量的 60%,是两个交易量最大的 USDC 中心化交易平台。

但无论如何,USDT 如今还是加密世界的霸主,截止到发稿时,USDC 的总发行量为 460 亿,而 USDT 的总发行量为 1400 亿。

USDT 刚刚成立的时候,Tether 公司选择在比特币的二层协议 Omni Layer 上最早发布 USDT,但是用户使用后,问题十分明显,Omni 的速度还是太慢,而且 OMNI 版本转账最少需要 4 个 USDT,有时候甚至多达 10 个,对于小额交易来说非常不划算。

因此 Tether 又转向当年风头正盛的 Ethereum(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公链)。Ethereum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手续费是永久的追求,于是 Tether 开始在更多公链上尝试发行 USDT,以至于后来在加密行业内,大家都以 USDT 在某条公链开始发行资产作为这条公链受到行业主流认可的标志,毕竟,USDT 是真金白银,这么多资产铸造在某条公链之上,证明 Tether 这家行业巨头认可了这条公链的安全性和易用性。而且 USDT 带来的真实链上用户和手续费收入也是各家公链求之不得的,而当年的 Tron 和 EOS 都看到了这一点。

2019 年 4 月,Tether 于波场(TRON)发行 TRC-20 版本的 USDT。没人知道孙宇晨是怎么搞定的 Tether。

6 个月后,EOS 姗姗来迟的主网上,也发行了 500 万枚 USDT,乐观的说,EOS 版本的 USDT 交易更进一步,速度更快,到账时间也比波场(TRON)快很多。但加密行业的速度比传统行业快很多,分叉路口就在此时,6 个月里能发生很多事。

当时各个版本 USDT 的对比

自从 2019 年 4 月份部署 Tether 合约以来,波场(TRON)便开始逐步把重心放在 USDT 的宣传与推广上,先后推出了「数亿元利息补贴」等推广活动。

当时孙宇晨和 CZ 还在相互成就的「蜜月期」,配合很好,好大哥 Binance 出马支持波场(TRON),推出活动——充 TRC20-USDT 享 16% 年化收益。除了 Binance 之外,OK、火币在内的多家交易平台相继宣布支持 TRC20-USDT

孙宇晨本人更是在微博上频频发声,几乎每天都在发 TRC20-USDT 相关的微博,为推动「波场(TRON)成为稳定币公链霸主」费了不少心力。

「很快在 Tron 区块链上发行的 USDT 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稳定币」,谈及此事的孙宇晨信心满满。

而另一边的 EOS 却不紧不慢,完全浪费 EOS 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Block.one 的联创之一 Brock Pierce 同时也是 Tether 的联创,EOS 明明近水楼台先得月。

以至于 EOS 早期社区 KOL 痛心疾首:「我也一直非常看重 USDT 及其发展,当初 EOS 生态里面我最期待的就是 EOS 版本的 USDT,但是无奈 Block.one 不推进,头部交易平台也不推进,一直到 Bitfinex 的 eosfinex 上线才推出,但已经太晚了。」

况且 EOS 进行转账时需要租赁各种资源,并且填写 memo 备注,让一些新用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操作体验并不如 Ethereum 和比特币的那样方便,这也是影响 EOS 普及的原因。

「后续随着需求的增长,EOS-USDT 可能也会发行更多。但绝对不会发行几亿、几十亿美金,因为 EOS 整个网络价值或传输的价值就那么多了。」当时一位分析师这么说道。

于是就这样,让子弹飞了一会儿,EOS 错过了斩杀波场(TRON)的最佳机会,如今在 Tether 官网的数据显示,截止撰稿时,发行在 EOS 链上的 USDT 为 8525 万枚,而这个数字在波场(TRON)上是 597 亿。

数据来源:USDT 官网

2020 年 10 月 22 日,某 EOS 钱包内部人员一纸痛陈 EOS 生态问题的《讨 Block.one 檄文》瞬间传遍网络,在长篇怒怼 Block.one 和 BM 的慷慨激昂中,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猝不及防地被意外「夸奖」了一番:「在基金会作为这一点上,我是很欣赏孙宇晨的,无论在 BM 这种技术流看来他是不是抄袭,至少他为 TRX 持有者负责,在用真实行动为 Tron 公链做出贡献,特别是运营推广和对 Tron 项目方的支持上。」

如今,USDT 早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点对点的数字现金」,先于 BTC 实现了中本聪的远景,俄罗斯的高层用 USDT 绕过贸易管制购买物资。自从 2022 年制裁全面展开以来,从事镍、钢铁等金属,以及木材等大宗交易的俄罗斯企业面临着各种挑战:商品货款收取、设备和原物料采购等各个方面。但与美元 1:1 挂钩的 USDT 则很难受到制裁,为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提供了支撑。

在西半球的阿根廷,是使用加密货币人口比率最高的国家。但阿根廷人并不是在玩加密货币彩票的游戏,也不是想通过下一个热门代币发财。他们通常购买并持有的是 USDT,这个与美元保持 1:1 价格的稳定币,市值 1380 亿美元,被大多数国民视为一种安全的财富储存手段,帮助抵抗阿根廷高达 276% 的通货膨胀率。

阿根廷随处可见的加密货币兑换点,图源 Twone,Uncommons

不只是阿根廷,在同样高通胀本国货币危机的土耳其当地人,也持有大量的加密货币对抗土耳其里拉的严重贬值,USDT 同样是首选。

伊斯坦布尔当地的加密货币兑换点,图源 Reddit

而一些中国义乌外贸商赚了外汇后,也会通过 USDT 结汇。曾经有研究团队在义乌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商家都收到了买家关于是否可以使用加密支付的询问,而相比比特币这些价格波动更大的加密货币,Tether 的 USDT 稳定币与美元 1:1 挂钩,对进出口来说便于计算和交割款项。

在柬埔寨,有一个拥有当地官方背景的「灰产版支付宝」产品——汇旺支付(Huione Pay)。该平台成立于 2014 年,最初以外汇兑换起家,总部位于金边的诺罗敦大道,离皇宫仅几步之遥,是金边最黄金的位置。汇旺支付在外币兑换和担保业务中,USDT 是最重要的渠道。

 汇旺集团总部

除此之外,USDT 在这些市面上的运用非常广泛,比如购买科学上网支付渠道,买推特粉丝平台支付渠道。

再比如,留学生最爱的盗版视频平台爱壹帆,其会员充值渠道中包含 USDT 支付,而其唯一支持的网络选择就是 TRC-20,这是波场(TRON)网路的 USDT 的代币格式。除了波场(TRON)之外,目前 USDT 共运行在另外多条主流的链上网络。但爱壹帆仅支持 TRON 网路,甚至通过这种方式支付时,官方还提供 8 折优惠。

「爱壹帆在海外华人中的使用程度非常高,这可能是现在世界范围内用户量最大的盗版视频网站,2020 年它就有 600 多万独立用户,疫情之后迎来了大爆发,现在的用户规模至少有 1000 万。」一名爱壹帆的深度用户这样给我们介绍道。

今天,很多 USDT 的转账需求都由波场(TRON)来满足。直到去年 11 月之前,波场(TRON)上的 USDT 发行量都是所有链里面最多的,另一条 USDT 发行量最多的链是 Ethereum。虽然最近 Ethereum 上 USDT 的发行量首次超过了波场(TRON),但数据相差仍不大,仅相差 6 亿美元。

且据区块链数据平台Dune 数据显示,波场 TRON 网络上,不论是 USDT 跨链接收量还是 USDT 跨链发送量,数据都在其他网络之上。波场(TRON)每日的接收和发送量在 700 万美元上下,而 Ethereum 上是 60 万美元上下,差不多是其 11 倍。

数据来源:Dune

比特币还在 ETF 成为一种金融交易资产的时候,USDT 已经先比特币一步实现了 Web3 圈子里常追求的 Mass Adoption,波场(TRON)成为了 Tether 之后的最大受益者。相关阅读:《重新定义 Tron:一条 USDT 专用链》、《TRX 市值为何暴涨?波场(TRON)TRON 的稳定币「霸权」》。

稳定币市场里,波场(TRON)是当之无愧的「关中之王」。五年后的今天回看,这一决定奠定了波场(TRON)99% 的市值。

交易量大,那自然收益就多。在收入上,波场(TRON)2024 年的总收入是 21.2 亿美元,单日总收入历史记录达 2166 万美元。在 2025 年新年的第一周,TRON 产生了 4374 万美元的费用,超过了 Ethereum 的 3063 万美元。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在如今波场(TRON)的风光面前,Tether 却又为而 EOS 的落寞添上一笔,去年 6 月,Tether 决定停止在 EOS 发行 USDT,表示将优先支持社区驱动的区块链,言下之意 EOS 没有社区支持。

「这是一座城市的辉煌,也是另一座城市的陨落。」

EOS 主网上线后,并未如预期般大展拳脚,反而漏洞频出,甚至因代码漏洞频发而催生了专门的代码审计安全行业。BM 又随意更改 EOS「宪法」,引发了社区严重的信用危机,EOS 发展急转直下,用户群萎缩,主要开发人员相继离开,EOS 代币的价格从 2018 年 5 月的 23 美元暴跌至现在的 0.6 美元。尽管中途「赌博和高风险」类应用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它们的产生的价值远不及 TRON,「游戏」类应用未能如 Ethereum 上的那样受欢迎。

EOS 在 2019 年时就已经自刎了」,现在许多币圈 OG 都认同这句话。管理失误,也是 Block.one 很大的问题之一。站在当时 EOS 创始人 BM 的角度看,自己就是魏帝曹髦,而Block.one 的创始人 BB 就是司马昭。Block.one 高层任用全凭个人关系,首席战略官、沟通负责人等重要职位都由BB的童年好友或家人担任,缺乏外部挑战和专业视角。

最后的结局只能是 BM 离开,技术开发和代码质量持续下降,EOS 市场表现一落千丈。甚至 Block.one 还准备卖出巨额 EOS,这下 EOS 的全生态链,从投资者,到开发者,到节点更是坐不住了,大家都对 Block.one 非常不满意。

EOS 基金会作为社区代表出面,开始和 Block.one 谈判。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讨论了多种方案,但均未达成一致。最后,EOS 基金会联合 17 个节点,撤销 Block.one 的权力地位,将其踢出了 EOS 管理层。没有了母公司的 EOS,也越来越像个 DAO 了。

EOS 与 Block.one 分家后,EOS 社区为了当初筹集资金的归属权与其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诉讼,但目前为止 Block.one 仍拥有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Block.one 怎么使用当年为 EOS ICO 筹集的 42 亿美元资金,这无疑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2019 年 3 月 19 日 BM 写给 Block.one 股东的邮件中披露了部分答案:截至到 2019 年 2 月,Block.one 持有的资产(包括现金和投资出去的资金)一共为 30 亿美元。

这 30 亿里,约 22 亿美元被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在邮件中这部分资产也被称之为「可流动的法币资产(liquid fiat assets)」。

投资部分的资金,能在公开信息里找到一些:游戏公司 Forte、NFT 平台 Immutable,以及美属波多黎各的度假酒店等。总而言之,投资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与 EOS 没太大关系。

在 Bullish 还没有成为核心业务时,Block.one 手上还有一张王牌,基于 EOSIO 智能合约部署的社交产品 Voice,这也是唯一一个与 EOS 有业务关系的产品。为了打造 Voice,Block.one 注资了 1.5 亿美元,此外最大的一笔花销是用 3000 万美元买了一个域名,卖家正是前文提到的拥有最多比特币的上市公司微策略(MicroStrategy)。

但似乎是命运的诅咒,Voice 的第一场发布会持续了半小时,内容不及预期,失望声音颇多,导致 EOS 币价应声下跌。大半年后,Voice IOS 版上线苹果商店当天又出现了各种故障和 Bdangsug,Voice 官网页面显示「错误 1020」,并称网站是「使用安全服务来保护自己免受在线攻击」。EOS 持有者们彻底失望了,而 Voice 也终于在 2023 年 9 月宣布将逐步关闭。

Block.one 推出的项目

雷声大雨点小,似乎是 Block.one 投资项目的一贯作风,这之后 Block.one 就没有大笔的投资动作了,开始了彻底躺平。今天,Block.one 账上躺着 16.4 万枚比特币,这意味着其身家从 2019 年的 30 亿增长到了现在的 160 亿美元,翻了五倍,堪称流动性管理大师。

Block.one 这边囤比特币,孙宇晨这边却被戏称是「E 卫兵」交易大师,2020 年,孙宇晨的链上资产保持在 3 亿美元左右,但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这个数字翻了 23 倍,达到 70 亿美元。

数据来源:Arkm

「如果孙宇晨没有专业的投研团队,那么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交易员。」社区里有人这么评价他:「逃顶和抄底,都是孙宇晨的强项。」

除了过去几个月以 3,674 美元的价格拋售超 10 万个 Ethereum 以外,去年 6 月到 7 月,当 ETH 价格在 1870 美元左右徘徊时,他迅速抛售了近 3.9 万枚 ETH,随后价格一路下跌至 1500 美元附近。

除了做交易,几年如一日活跃在社交媒体的孙宇晨也是个链上 degen,活跃于 DeFi去中心化金融)领域,套利和挖矿都玩的很溜。简单来说,DeFi 挖矿有点像传统金融的「高利率定期存款」,用户把自己的加密货币存到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资金池里,就能赚取收益。

孙宇晨在 2024 年一个典型的操作是,他在 6 月份购买了 Pendle 的 PT 代币。短短两天内,他投入了 33000 枚 ETH(约 6 千万美元),精准分配到不同的 DeFi 项目里,比如 Ether.fi、Puffer 和 Kelp,每个项目的收益率都相当可观。

孙哥此前在 Pendle 的部位,来源 Ai 姨

以传统金融市场的收益率为例,美国国债的收益率通常在 3-5% 之间,而银行存款利率更低,可能不到 1%。相比之下,孙哥参与的几个 DeFi 挖矿收益率在传统金融人看来可能有些激进了:Ether.fi:通过持有至到期,孙宇晨可在 22 天内赚到 1% 的回报,即年化 17.33%;Puffer:这项投资的年化收益率更高,达到 18.93%;Kelp:稍低,但仍然有 14.33% 的年化收益率。

和孙宇晨的投资风格一样,与 Block.one 有点躺平的操作相比,波场(TRON)的发展显得更大刀阔斧。从波场(TRON)的项目进展来看,孙宇晨在过去几年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资源,最终成功让 TRX 跻身「百亿美元市值俱乐部」。

波场(TRON)的日收入从 2020 年的 1000 美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200 万美元,翻了 2000 倍。这一轮牛市里,币价创下历史新高的「老牌山寨币」并不多,能说出名字的似乎只有 SOL、BNB、TON 和 OKB 这几个。TRX 也是其中之一,甚至比 Ethereum 更早一步创下历史新高。

如今,TRON 市值 200 亿美元,EOS 市值 15 亿美元,仅为当年募资额的 1/3。

而波场(TRON)当年募到的钱,只有 EOS 的十分之一。

时间回到 2017 年,也是这两条公链开始的时候。

当时,币圈已经历了 ICO 大爆发和 94 大暴跌,开始了加密货币的「监管清算之年」,比特币价格从最高 19870 美元跌至最低 3000 美元左右,Ethereum 上线两三年后开始筹备 2.0 的升级,Binance 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平台,距离 Solana 问世还有 2 年时间。

那是 2017 年,Ethereum 两大竞争对手几乎在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孙宇晨,刚过 27 岁生日,放下了他原本的社交 APP,找到几个北大的同学,借到背后大佬们的东风,踌躇满志的回归币圈,要做一个波场(TRON)链;另一边,当年连中本聪都怼的 BM 脱手了前两个项目,联手营销高手 BB,计划打造初代 Ethereum 杀手和区块链 3.0。

2017 年 8 月,波场(TRON)晚了 EOS 两个月开启 ICO,却比 EOS 早了 9 个月结束募资,因为「9.4」来了。中国的项目方和交易平台噤若寒蝉,都赶紧往外跑,发誓从祖宗 18 代到万代子孙,都不会再干区块链了。

在后来的回忆里,孙宇晨描述当时的场面:「外面要求退币的,就跟《行尸走肉》、《釜山行》里的场景一样,玻璃门一开,你就被践踏而死了。」社区喊孙宇晨赶快退钱,来堵门的人都带着刀抵在脖子上,「要不就是把你的血放了,要不就把我自己血放了,反正立刻把 Ethereum 打回给我们。」

那是波场(TRON)最焦头烂额的时期,早期团队基本都走光了,合伙人因为担心人身安全,全部离职。

「我 6 年的创业历程,前三年基本就这样废了」孙宇晨说。ICO 结束时,波场(TRON)一共募集了 4 亿美元,退完之后就没剩多少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

另一边,既有高超技术又有理想主义的 EOS,在长达一年的 ICO 时期里,募集到的钱是 42 亿美元。不仅如此,他们在监管层面很早就做好了准备,有很好的律师团队保驾护航。ICO 期间受众大多是中国人和韩国人,在美融资量比较少。最后在被 SEC 追究时,Block.one 只缴纳了 2400 万美元的罚款。很幸运,因为同时期被 SEC 盯上的 Telegram 及 TON 被直接叫停了 17 亿美元的发币计划。因为团队成员都是美国身份,中国 94 监管事件对 EOS 更是几乎没有影响。

天差地别的对待方式,「我只不过是偷了根玉米,但他们却拿大炮轰我」,孙宇晨当时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

EOS 的第一年,顺风顺水。但 2018 年的下半年开始,EOS 价格不断下跌屡创新低,社区内屡屡传出 BM 要离开 EOS 的消息,直到 2019 年 BM 真的离开了。

据说当时一些持仓大户异常愤怒,特别是从 2013 年开始就跟随 BM 的人,感受到 BM 的抛弃之后因爱生恨,他们建了一个电报群,商量怎么对付 BM,甚至有人通过暗网,悬赏 100 个比特币刺杀 BM。这让 BM 又赶紧加回了 EOS 社区 TG 群,在里面为社区频频支招,也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在现实生活中露面。

再加上美 SEC 的有力监管,这些年里 EOS 和 Block.one 都不敢有太大的动作,束手束脚。

说到监管,这是孙宇晨有些引以为傲的地方:「我很擅长和监管打交道」。毕竟除了孙宇晨,可能没人知道当年的真相和细节,他是如何解决 94 监管的?他当时真的被边控了吗?他是听到风声才去的韩国吗?最后又是怎么绕开边控的?

但在所有的故事版本里,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孙宇晨很懂监管。2019 年 7 月 25 日,孙宇晨发了一封致歉信,又是感谢关怀又是表达歉意,九提「关心爱护我的领导与监管机构」。除此之外,孙宇晨开始在世界各地的「弹丸小国」里寻找安身之处:2021 年担任格林纳达常驻 WTO 代表及特命全权大使;当选 Liberland 利伯兰(未获国际承认的微型国家)总理一职。

而最近,孙宇晨更是春风得意。

与之前接触的都是小国不同,最近他搭上了世界第一大国,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家族。去年 11 月,孙宇晨宣布他将购买 3000 万美元的 World Liberty 代币,而这个 World Liberty 来头不小,是特朗普家族推出的 Defi 项目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购买持有 World Liberty 代币的吸引力并不大,既无法分享公司收益,也不能转售。据说最早筹集到的 3000 万美元,其中有 75% 都直接进入了特朗普的公司账户,相比投资,这看起来更像是捐款,换句话说这是献上政治献金的好时机。

因此当 World Liberty 代币第一批销售满额,并开启第二轮补充销售时,TRON DAO 又继续加大筹码,再次投资了 4500 万美元,总投资为 7500 万美元。

榜一大哥孙宇晨,成功成为了该项目的顾问,且 World Liberty 也逐步购入波场 (TRX) 代币以充实其国库。更有传言说,特朗普在赶上任总统前夕发的虚拟货币$TRUMP,也有孙宇晨的影子,而孙宇晨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的态度不置可否。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与其他币圈大佬相比,孙宇晨在监管压力下表现得确实灵活。FTX 创始人 SBF 的命运注定将在监狱度过,而 CZ 也暂时用 43 亿美元和几个月的监狱生活「买断」了之后的自由问题。而波场(TRON)的用户都存留在链上,没有交易平台的 KYC 形式,监管能找出的唯一问题,是它的 USDT 交易中的制裁资金与洗钱问题。但因为 USDT 的发行方是 Tether,而波场只是提供了基础设施,所以无论如何在 Tether 面临监管之前,网络服务商们不会先 Tether 一步面临问题。

八年前,孙宇晨回国创业,在演讲中喊出「我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赚了多少钱」。他这么说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抛下文艺青年的清高,孙宇晨开始走上了一条务实到近乎冷酷的「赚钱」道路。

八年后的今天,35 岁的孙宇晨,链上钱包里目前有价值 20 亿美元的资产,传闻他的身家是 1000 亿美元。他可以大手一挥,花 620 万美元买一根香蕉艺术品,他已经最大限度地利用规则,撬动资源,并赢得了这场他自己的「爆金币」游戏。

而更令人玩味的是,在每一个小径分岔的路口,都始终与波场(TRON)背道而驰的 EOS 和 Block.one,今天账上躺着价值 160 亿美元的 16.4 万枚比特币

命运就这样,实现了某种荒诞的「殊途同归」。TRON 与 EOS,也书写了一场加密时代的双城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xiaohao.com/zixun/131787.html
未来回声,复古梦想之夜 |Consensus周边活动
« 上一篇 02-06
「BNB版Virtuals」BadAI即将上市;英伟达新项目为SNAI 再次引流|AI日报
下一篇 » 02-06

发表评论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

作者信息

置顶文章

标签TAG

热点文章